中东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当地时间6月17日到18日凌晨,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了第12轮导弹袭击。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多个地方都发生了爆炸,以色列民众又一次躲进了避难所,度过了不眠之夜。以色列海法的炼油厂因为担心袭击亿融策略,也被迫全部关闭了。
这次袭击看起来比之前更猛。伊朗军方表示,他们使用了最新的“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速度非常快,很难拦截。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包括美国帮忙部署的,这次拦截效果不太好。以色列的摩萨德总部大楼和国防部等重要目标都遭到了打击,现场损失不小。有报道说,以色列很多地方的防空导弹都快用完了,一些防空阵地因为没弹药,几乎成了摆设。
面对伊朗越来越猛的轰炸,美国和以色列显得有些被动。美国赶紧向中东增兵。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正在调派更多先进战斗机过去,包括F-16、F-22和F-35,并且让已经在那边的一些飞机延长停留时间。美国的“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也开到了波斯湾附近,和之前就在的“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一起,摆出威慑的架势。美国国务院还关闭了在以色列的大使馆和领事机构,感觉像是为可能发生的大事做准备。
就在这个紧张时刻,哈梅内伊在18日凌晨,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了一段话。他的话很简短亿融策略,但态度非常强硬。他说:“我们不会对犹太复国主义者表现出任何怜悯,我们必须对该政权给予强烈回应!” 这个表态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就在前一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还公开说,他已经“确定了哈梅内伊的位置”,暗示他处境危险。
面对这种直接的威胁,哈梅内伊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发出更强硬的宣言。伊朗媒体随后也表示,国家已经做好了领导人万一遇刺的紧急预案。这说明,哈梅内伊和伊朗方面,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决心要把对抗进行下去。
另一方面,以色列也没闲着。18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首都发动了大规模空袭,轰炸了包括居民区、军事设施、工厂等多个目标。以色列非常着急,他们多次请求美国直接出手,帮忙轰炸伊朗的核设施,比如纳坦兹铀浓缩厂、福尔多地下核设施等。以色列想用强力手段,尽快把这些目标摧毁,结束冲突。他们这么急,是因为自己的城市天天挨炸,损失越来越大,拖下去对他们很不利。而且以色列觉得,现在可能是打击伊朗核设施最好的机会,错过了以后就更难了。
就在双方你来我往,大战似乎一触即发的时候,伊朗向中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6月16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特别谈到了中国。他说,伊朗和中国关系友好,双方沟通密切。他相信中国会运用一切手段亿融策略,对当前紧张的局势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巴加埃特别点明了中国的几个重要身份:上海合作组织(上合)的核心成员、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他希望中国能在这些国际平台上推动形成共识,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的侵略行为。
伊朗的这个“期待”很值得琢磨。在可能爆发全面大战的前夕,伊朗向中国提出的,不是要武器、要军事援助,而是希望中国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外交渠道,在国际上主持公道,给以色列施加压力。说白了,伊朗希望中国能帮忙在联合国等地方说话,让国际社会看清楚以色列在做什么,从而孤立以色列,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伊朗反复强调自己“不寻求发展核武器”,就是想在国际道义上站住脚,说明以色列的进攻是没有道理的。
伊朗的这个选择,其实也反映了他们对中国外交政策的理解。中国在中东问题上,一直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侵略,强调通过对话谈判化解矛盾。中国和伊朗、沙特、以色列等地区重要国家都保持着关系,特别是在2023年成功推动了沙特和伊朗的和解,展现了一定的调解能力。伊朗大概觉得,在当前这个乱局下,中国是比较公正、也能说上话的力量。美国明显偏向以色列,欧洲国家意见也不统一,中国相对平衡的立场,反而可能起到独特的作用。
现在的情况是,伊朗的导弹攻击一波接一波,强度在上升;以色列急于反击,特别是想摧毁伊朗核设施,拉美国下水;美国则在增兵威慑和避免直接卷入之间摇摆;伊朗最高领袖展现出不畏牺牲的决心;同时,伊朗又向中国这个安理会大国发出外交呼吁,寻求国际支持。
中东上空战云密布,接下来局势会如何发展,是走向更大规模的战争,还是能在外交努力下悬崖勒马,全世界都在关注。有一点是肯定的,伊朗持续的导弹轰炸,让美国和以色列的先进防空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也再次证明了在现代战争中,强大的进攻性武器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威慑力量。
盈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