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多名乌克兰与西方官员指出,今年夏季俄军空袭了多处乌克兰无人机工厂好股盛,表明俄罗斯持续提升对地导弹的突防能力。
特别是9K720“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与KH-47M2“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能够在末段飞行中突然俯冲或急速转向,大幅增加乌军防空系统的跟踪难度,使其更加难以拦截,导致乌军的拦截率显著下降。
数据显示,乌军8月对俄军“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的拦截率为37%,到9月则骤降至6%,近期俄军发射的4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无一被乌军拦截,美国官员认为,这反映出俄军通过软件与战术优化,显著提高了“伊斯坎德尔-M”的突防能力。
乌克兰军方也承认,虽然持续将“爱国者”导弹的拦截数据回传给美国,但美方对“爱国者”的改进措施始终落后于俄军对“伊斯坎德尔-M”的升级。
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员法比安·霍夫曼指出,“伊斯坎德尔-M”只需改进制导系统,就能在临近目标时进行剧烈机动,让“爱国者”的拦截变得极为困难。
乌克兰此前至少从北约接收了6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并获得德国、挪威等国的零部件支援,但仍在俄军攻击下持续受损,尤其是在俄军使用“伊斯坎德尔-M”导弹的打击下,“爱国者”系统屡屡被摧毁,累计损失3套,占北约援乌总数的一半左右好股盛,若非北约不断补充,乌军早已无“爱国者”可用。
目前以色列也开始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约的压力。
乌克兰之所以如此重视“爱国者”,不断向西方索要,是因为“爱国者”不仅是西方援乌射程最远的防空系统,也是唯一能够拦截弹道导弹的装备,然而,俄军导弹突防能力提升太快,使“爱国者”的拦截性能持续下降。
截至目前,“爱国者”对“伊斯坎德尔-M”的拦截成功率极低,而面对“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更是无能为力,乌方虽宣称曾拦截数枚“匕首”,但至今拿不出确凿证据,基本属于虚报战果。
乌克兰官员私下承认,俄军对乌纵深地区的打击越来越有效,关键原因就是“爱国者”对“伊斯坎德尔-M”和“匕首”的拦截能力过低,今年夏天,乌克兰至少有4家无人机工厂被炸毁,其中包括生产土耳其TB-2无人机的设施,俄军攻击甚至波及欧盟驻乌克兰代表团与英国文化协会办公室。
西方专家认为,俄乌冲突正进入“技术适应战”阶段,双方都在持续调整武器技术以压制对方,但从战场表现来看,俄方调整速度明显更快,始终在进攻中占据上风。
此外,专家指出,俄军“匕首”导弹由米格-31截击机发射,“伊斯坎德尔-M”则为地面机动发射,攻击突然性强,极难防范,而“爱国者”系统在乌克兰战场上表现出的反导能力低下,也对其他装备该系统的国家造成心理打击。
过去,拥有“爱国者”的国家认为自己高枕无忧,如今却发现现实并非如此,相比之下,拥有弹道导弹和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信心日益增强。
这种信心不仅来自俄乌冲突中导弹突防压制拦截的实战效果,也来自此前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导弹与反导对抗,以色列和美国动用了比“爱国者”更先进的多层反导系统,但仍被伊朗相对落后的弹道导弹突破,造成以色列多处重要目标受损。
由此可见,俄军“伊斯坎德尔-M”和“匕首”展示了先进导弹突防的技术优势,而伊朗则展示了大规模导弹攻击的战术能力,若一个国家能将俄军的突防技术与伊朗的攻击战术结合,其突防能力将极为可怕。
盈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