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业创惠优配,尽说大实话!
鸡排哥火了,他火得是那么突然,令几乎所有人猝不及防!
油锅沸腾,人群簇拥,炸鸡排炸出似火热情的鸡排哥,十一期间成了江西景德镇的新晋网红地标。
“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如果你的袋子被风吹走,那么我将不会承认收了你的钱”
凭借这些脱口而出的幽默语录以及勤劳且有原则的态度形象,这位“鸡排主理人”已经成为十一国庆长假最别样的风景。
当“鸡排哥”李俊永一边翻动着油锅里的鸡排,一边念叨着收摊时的经典台词:“要走了要走了”时,他万万没想到,如今别说卖完鸡排准点下班了,在疯狂的人流和流量之下,不加班都难。
他作为一位底层出身的平凡劳动者,氤氲中映照出无数普通人以劳动传递温度,以真情交换真心的质朴,描绘出一座城市最本真的生活图景。
然而,火得没边的鸡排哥并非毫无隐忧。高负荷的工作强度早已令身体不堪重负,而他的火爆也更像是一场多方主导的流量狂欢盛宴。
01
爆火12天,鸡排哥其实很痛苦
9月22日,在网友的曝光下,江西景德镇的一位鸡排摊主突然蹿红网络。没错,他正是国庆期间的现象级网红,被网友称为“鸡排主理人”、“鸡排哥”的李俊永。
爆火之后的第二天,鸡排哥便在抖音开通了个人账号。而在这短短13天的时间,他的账号粉丝已暴涨至80万,又创造了难以置信的网红涨粉奇迹。
48岁的李俊永做梦也没想到,他在鸡排“商海”沉浮9年,会有一天成为游客慕名打卡,日均涨粉超6万的网红。
要说鸡排哥爆火网络的底层逻辑,有些复杂却也很简单。
“6元的鸡排,给出了60元的服务,600元的情绪价值”,网友的调侃一语中的。
在这个餐饮行业饱受争议,整个服务业充满欺骗和套路的年代,鸡排哥那种底层劳动者的质朴、市井生活所沉淀的幽默、对顾客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恰恰是大众真切需要的。
要说鸡排哥的鸡排有多美味,或者什么特别之处,也许和众多街边小吃相比,从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大家喜欢他,不仅是为了品尝藏在街头巷尾的美食,更是为了获得情感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激励,得到情绪价值上的满足。
而这些创惠优配,恰恰是鸡排哥最擅长的。在制作鸡排的间隙里,他用真诚和幽默与顾客互动,一句“能做给你吃是我的荣幸”,更是治好了无数人的精神内耗。
更加难得的是,他的真诚不挑人更不选场合。
卖剩下的鸡排会送给路过的陌生人,为了保证口味,装鸡排的口袋也永远保持敞开;
“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我自己”这句口头禅,更是展现了他对食品品质的严格要求。
而这一切,是他发自内心的,在没火之前就早已被顾客所熟悉的日常。
相比那些精心设计,充满低俗和虚假的网红剧本,这种鲜活与质朴,反而成了最稀缺的真实。
而更多的普通人,从他的身上又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他的乐观、勤劳和坚韧以及为之所付出的努力,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然而,在鸡排哥用人间烟火点缀十一国庆长假喜庆氛围的同时,他其实也在体验着痛并快乐的日子。
对于鸡排哥来说,1年365天摆摊,赚得可是辛苦钱。成为网红后流量汹涌而至,那就更辛苦了。
一夜爆火加上正值国庆,鸡排哥的小摊前,完全可以用“人人人人人人鸡排哥人人人人人人”来形容。
9月底10月初的景德镇,高温仍旧维持在30多度,烟熏火燎加上人山人海的围观游客,鸡排哥早已在高强度出摊下身体不堪重负。
其实早在爆火之初,就有人对他的身体状况产生了担忧。
当时有网友在视频中发现他嘴唇发紫,而鸡排哥也回应称确实存在缺氧问题。
但他又强调每年都做体检,整体可控,并对网友的贴心提醒表示感谢:“我自己的身体我是知道的,非常感谢大家。”
还有网友曝光他三年前出摊时的视频,当时还没有“班味”的鸡排哥,和如今累到痛失情绪价值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过鸡排哥虽然嘴硬,但身体还是诚实的。坦言“累到没有情绪价值”的他,计划于10月8日开始休息,他也确实该好好休息下了。
而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又像一把双刃剑创惠优配,在他那布满烫伤疤痕的胳膊上又狠狠地划出一道伤口。
有人为了非法获利,冒充他的父亲和岳父;
还有网红为了蹭流量,竟在摊位前拉拽他的衣服,逼迫他表演;
更离谱的是,当鸡排哥因疲惫不再幽默时,有人非但不关心他的身体,反而抱怨情绪价值给得不够。
只能说人红是非多,工作强度加重与被骚扰的同时,流言蜚语同样少不了。
情绪价值拉满的部分网友,担心鸡排哥在流量诱惑下变了味,到底会不会直播带货、有几处房产都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甚至早早就有人开始预测他什么时候会塌房。
相比之下,鸡排哥面对流量却展现出难得的清醒。
他拒绝连锁加盟,对直播带货的态度也很谨慎。或许鸡排哥深知知足才能常乐的道理,小摊上坚持的初心,才是他最大的幸福源泉。
又或者说在他心里,有着和”豆腐女孩“李福贵一样的愿景:面对流量都会心动,但过度商业化最终只会毁了自己。开个橱窗利用流量卖卖货,回归平静继续壮大鸡排生意,也许是他此时最大的愿望。
02
三方合力:一场流量狂欢的盛宴
鸡排哥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平台、媒体和地方文旅三方合力的结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家里长辈刷手机时,经常会感慨刷到某些内容后,类似的推荐会接二连三不断出现。
没错,这就是平台算法推荐的本质,算法会根据用户大数据推荐用户爱看的东西,同时也会把平台希望用户看到的东西,推荐给合适的人。
鸡排哥的爆火,时值平台造星的空窗期。在这两年捧出郭有才、王婆说媒、晓华等草根网红后,平台急需再度捧红下一位草根逆袭的网红,利用大众的情绪价值引爆流量。
而此时,鸡排哥在机缘巧合下被网友拍到上传至平台,迎合当下情绪价值的情况下有了爆火的势头。而平台则在这把火上又浇上一勺热油,算法放大效应在鸡排哥走红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在算法推荐下,鸡排哥的经历进一步覆盖更多用户,产生了极强的群众基础,高互动率的内容成功转化为快速裂变的流量池。
短短7天内粉丝飙升至47万就是算法加持最好的证明。而截至目前,其抖音账号粉丝已暴涨超80万,成了名副其实的新“草根顶流”。
与此同时,媒体的持续关注得以让鸡排哥的热度不断攀升。
自媒体需要蹭流量的素材,专业媒体更需要热点事件的持续曝光保持自己的”媒体力“,而官媒为他打Call,也能很好的传递正能量。
最后,对于江西和景德镇来说,这股流量和热度更是一次推动地方文旅发展的难得契机。
因此景德镇文旅和相关部门迅速跟进,又是成立城管工作专班,又是连夜招”鸡排保镖“。国庆期间为景德镇吸引大量游客不说,某种程度上也改善了整个江西这些年因彩礼、提灯定损灯等负面话题事件造成的影响。
鸡排哥也并非第一个多方合力捧出来的现象级网红。仅仅2024年,从郭有才到王婆说媒再到晓华,草根们一夜爆火逆袭的故事不断上演。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郭有才。去年5月的菏泽南站,出身农村家境贫寒的他,白天唱歌晚上卖烧烤,凭借一曲《诺言》的翻唱勾起了无数人的青春回忆。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郭有才的粉丝从十多万暴涨至上千万,菏泽南站也成了“大型网红培训基地”,挤满了心怀一夜爆火梦想的大小网红们。
只可惜,这场流量狂欢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高考扰民,错误引导青少年等质疑的不断出现。
更是有人尖锐地指出:“这就是平台主导、媒体宣传、地方文旅造势下的一次造星运动,目的还是收割大众的韭菜。”
最终,郭有才不得不在争议的漩涡中选择离开菏泽这座令他一夜逆袭的城市。
为了维持热度,离开菏泽的郭有才也在求变。
他组建团队转型文旅歌手,以全国户外文旅直播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之后他又创立“一五班”MCN公司,签约了20多名主播,试图通过网红矩阵模式延续影响力。
然而被捧出来的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大众的新鲜感散去,如今的郭有才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涨粉陷入瓶颈,内容也再无新意。
一夜爆火后开启商业化之路,流量焦虑下逐渐失去初心,这也许是大多数草根逆袭网红必然的路径。
而鲜明的案例摆在面前,也难怪会有人担心鸡排哥会在流量中迷失自我,最终走向过度商业化的道路。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鸡排哥的清醒是难能可贵的。
这种不着急变现的淡定,反倒让人看到一种更为朴素的商业智慧:信任比流量更保值,真诚比炒作更长久。
只可惜,这场流量的狂欢,早已不是鸡排哥自己所能控制。
他更像是一个提线木偶,出摊也更像是多方裹挟下的被迫“表演”,成了流量的唯一牺牲品。
盈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